锌是动物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微量元素,其与动物机体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密切相关,在畜牧业中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锌源饲料添加剂来满足机体对锌的需要。
在诸多无机锌源饲料添加剂中,饲料级氧化锌自1989年,丹麦科学家发现其促生长与抗腹泻作用以来,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众多饲料企业抗腹泻的必备良药。但是,绝大部分企业对氧化锌的作用机理不清楚,只看到它益处,没关注它的害处。最近十年,氧化锌的研究成为热点,涉及到氧化锌的改性,替代物,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很多学者都开始提出高剂量氧化锌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猪后期生长受阻。大部分的实验都证明高剂量氧化锌使用超过4周就会表现出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将持续到猪出栏。
换句话说,用氧化锌换来顺利断奶并不能为用户带来效益。
就在最近欧盟委员会已经投票决定,在5年内逐步淘汰高浓度氧化锌作为兽医治疗手段。欧盟委员会的投票结果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委员会兽医用药品委员会(CVMP)在早期就已经是建议禁止使用高浓度的氧化锌。
高剂量氧化锌(2500ppm)左右对于仔猪腹泻,尤其是断奶仔猪腹泻作用效果明显,因此世界各国断奶猪料里面都在大量使用氧化锌。全球对于氧化锌的抗腹泻作用机理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变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强化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减少病原的附着和对病原刺激的反应;高剂量氧化锌的杀菌作用,有效减少病原在肠道中的含量;改善肠道绒毛结构,使肠道具有更好的消化吸收功能;高剂量氧化锌减少肠道中杯状细胞分泌能力,从而减少肠道中水分;提高机体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减少肠上皮中肥大细胞的数量,从而降低肠道对过敏源和病原刺激的反应。高剂量氧化锌可能机制很多,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被业界所接受的观点,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